【仪表网 仪表会议】随着2017年初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的正式设立,军民融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新的时代发展需求及国内形势,坚决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工作成为了实现我国军队和军事装备更快更好发展的必经之路。元器件作为工业基础,更是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重要领域,可谓“元器件先进则国之重器先进、元器件自主可控则国器自主可控”。
而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广大研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研国产元器件已呈现井喷式的发展,一大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已经带着他们高质量的元器件进入了市场,以满足研制单位日益增长的用量需求。但与此同时,武器装备高可靠低成本的刚性要求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并且国产新研元器件的可靠性验证及市场推广工作仍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基于此,中科院赛思库团队于2017年4月7日在深圳主办了“军民融合之元器件自主可控创新发展研讨会”,将载人空间站、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二代导航专项三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领域专家集结在一起,系统梳理目前我国主流领域中元器件的使用特点、行业趋势,并结合“商业航天”“互联网+”等新兴科技力量,探索交流新常态下国产元器件自主可控发展道路。
在大会开幕论坛上,装发部北斗卫星元器件自主可控专家组组长张德胜、中科院空间科学中心卫星专项元器件总体负责人刘红民、中科院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元器件专家组组长党炜、北斗XX工程卫星系统副总指挥崔帅分别作了题为《新常态下元器件自主可控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空间科学任务对元器件的需求》 《空间站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元器件总体需求情况》 《北斗XX工程及相关卫星工程对元器件的总体要求》的特邀报告,深刻揭示了国内元器件无法广泛使用的内在原因,并详细阐述了打破行业信息壁垒、解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与加速我国元器件自主可控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此外,本次大会分别就“国产元器件商业航天飞行验证计划”与“当国产元器件遇到‘互联网+’”两大主题开展了圆桌讨论。讨论期间,几位企业代表纷纷现身说法,聚焦于军民融合与自主可控的政策背景,分别就自身企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与众多行业专家展开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作为工业级器件替代进口器件的典型代表,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首先在会上分享了在过去十年间对于开发航天用光纤通信收发模块的成功经验。该公司负责人认为尽量选择在商业应用方面已经具备大批量应用经验的关键器件可大程度保证其功能不出问题,而前期大批量规模生产的基础也可帮助积累设计和工艺方面的经验,从而节省元器件的应用验证时间。对此,装发部北斗卫星元器件自主可控专家组组长张德胜也补充道,具备真正实力的发展稳定的民营企业将会对未来得元器件市场布局引起极大震动,甚至会成为今后几年的新常态。
尽管国产元器件的研发已初显成效,但缺少飞行验证的机会仍使得众多国产元器件厂商的新研元器件面临着“没有上天经历”的死循环问题,也就是应用验证的后一公里问题。作为曾与航天五院、徐工集团、格力集团共同获得“中国质量技术奖”殊荣的中科院下属“双创”团队,赛思库提出的“国产元器件商业航天飞行验证计划(COVPEC)”格外引得注目。据赛思库负责人介绍,该计划旨在通过的方式联合多家航天元器件生产商,在地面验证充分的情况下,共同研制并发射一颗卫星,通过真实的“现场作战”对元器件进行可靠性验证。该计划揉合流行的“共享经济”模式,既能极大降低成本,又可增加验证机会。
除此之外,在传统航天领域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成为当天众嘉宾讨论的焦点。据北京元六鸿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国家立项研制出的新产品新技术很难时间传递到目标用户当中,一方面厂商苦于寻找合适的渠道增加产品的曝光度,另一方面用户也无法及时获取前沿的研发信息从而实现利益大化。事实上,航天领域已经开始了“互联网+”的实践,包括中科院的赛思库平台、航天科工的航天云网、军方的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等,均是在航天领域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的成功尝试。
据悉,此次研讨会还得到了国家军民融合服务平台、国防科工局信息中心、装发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以及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元器件主管机关的大力支持。后续,赛思库团队将继续发挥其行业影响力,围绕我国军民融合战略,持续加强学术技术交流,积极推进我国元器件自主可控的发展道路。
(原文标题:首届“军民融合元器件自主可控研讨会”召开)